“吾家三代安居夢,夢想成真矣……”常州退休老教師王祥元,在自己所寫的《鳥語花香玉蘭苑》一文中如此感慨。位于常州市鐘樓區的玉蘭苑,毗鄰白蕩河,三面環水、綠樹成蔭,環境十分優美。這里,被王祥元視為祖孫三代安居夢的圓夢福地。
出生于新中國成立前的王祥元,隨父母和兄弟姐妹五六個人擠在一處十二三平方米的“小披屋”中,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時代,母親希望有套自己的房子卻一直未能如愿。這樣的境況一直持續到1967年春天才有所改善,“當時,居委會看到我家實在太擠,剛好附近一家建筑公司的倉庫搬走,房子空出來了,就分給我們一間,有28平方米,而且還有個閣樓。”
在這處倉庫改造成的“大通間”里,王祥元和兄弟姐妹相繼考學離家或結婚,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。而母親,卻在這處房子里一住就是34年。直到2001年周家弄地區改造,89歲高齡的她才搬離,真正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房子。王祥元清晰地記得,母親搬到清潭新村五村時,老人家東看看西看看,樂得合不攏嘴。然而,母親搬到自己的房子里僅僅一年就去世了。
母親去世后的第二年,早已購房自住的王祥元又在玉蘭苑買下了現在住的這套房子。“母親生前希望居所前面有河、后面有竹林,現在我們的小區真的就是這樣子的。”2010年,王祥元的女兒又在同小區、同棟樓購買了一套208平方米的頂樓大平層,真正實現了與父母“一碗湯”的距離。
本報記者 紀樹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