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動1001家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提檔升級;總面積達48萬平方米,集圖書館新館、美術館等于一體的常州文化廣場建成開放;全市建成公共圖書館7家、公共文化館8家、公共博物館27家;完成全市縣級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,實現600多個村(社區)文化中心與市、轄市區兩級圖書館通借通還……“十三五”以來,常州市文廣旅局全力構建均等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。2019年,全市公共文化設施總面積達176.03萬平方米,人均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0.37平方米。
首創“政府引導、社會參與、重心下移、共建共享”模式,相繼建成10家“秋白書苑”,服務讀者超100萬人次。未來還將再建20家“秋白書苑”,主動融入旅游、體育、科技、農業、交通等領域,覆蓋所有轄市區,服務市民百姓超470萬人,為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城鄉一體化提供堅實支撐。
今年6月,全市公共文化新地標——常州文化廣場建成開放,常州圖書館新館開館以來累計接待讀者超80萬人次,常州美術館推出“歷屆南田杯全國花鳥畫獲獎精品特展”“劉海粟藝術展”“晉陵風雅”“龍城紀盛”“蕭和人物畫展”等精品大展。對照省、市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考核指標,天寧區、金壇區、新北區文化館總分館相繼掛牌,全面完成全市縣級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,高標準完成2個區級圖書館文化館、5個鄉鎮綜合文化站、50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示范建設目標任務。
持續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,全力抓好重大主題創作,滑稽戲《陳奐生的吃飯問題》、二胡協奏曲《江南第一燕》分別入選文旅部“百年百部”創作計劃和“百年百項”小型作品創作計劃重點扶持作品(全省僅12部,位列全省第一);錫劇《燭光在前》入選2020年度江蘇省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投入劇目(全省僅9部);錫劇《一代醫宗》榮獲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優秀劇目獎,兒童劇《戲娃》獲入選劇目獎;舉辦“常州·教我如何不想她”試聽音樂會;市文廣旅局名列2019年江蘇省藝術創作工作先進單位榜首。
深入開展農村文化“三送”,共完成送戲1050場、送電影10021場、送書50000冊。全市各公共文化場館累計開展各類精品藝術展覽51場次;開展各類社教活動和公益講座317場次;基層公共文化機構開展公益培訓109期次,惠及群眾超3萬人次;常州大劇院共發放免費惠民票8350張。成功舉辦第七屆“文化100”大型惠民行動,惠及市民百姓再超百萬人次;策劃推出遺產保護、老城廂復興、夜間消費、休閑度假、紅色文化、全民閱讀、書畫藝術、舞臺藝術等八大系列、235項優質文旅活動,“麥積山石窟藝術展”“全國竹刻邀請展”等展覽深受觀眾追捧。(常文旅 周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