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匯點訊 記者從16日在張家港召開的“健康江蘇建設現場推進會”上獲悉,近年來,江蘇省全面推進健康江蘇建設,及時調整充實健康江蘇建設領導小組,不斷普及健康生活方式、全面提升健康服務水平、持續改善健康環境,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眾健康,健康江蘇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。
今年1月,省政府印發《落實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健康江蘇建設的實施方案》,將健康中國15個專項行動與江蘇實際相結合,組織實施25個專項行動。通過健康知識普及、合理膳食、全民健身等系列專項行動,不斷普及健康生活方式。目前,全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已提高至25.33%,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.79平方米,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37.1%。
青少年兒童近視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,近年來江蘇教育、衛健、體育等部門通力協作,大力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知識進校園活動,把健康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學各個環節,開展少年兒童近視、肥胖等常見病防控行動,全省少年兒童近視率由2018年的60%下降至2019年的58.1%,兒童肥胖率8.5%。江蘇省還大力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,全省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際補助標準高于80元,著力為群眾提供預防接種、孕產婦健康管理、老年人健康管理、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管理等公共服務,江蘇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評價名列全國第一。
江蘇省加強傳染病的監測預警,全省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降至115.99/10萬,是全國最低的省份之一。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,江蘇全力以赴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,用28天時間實現本地確診病例“零新增”,再用25天時間實現本地確診病例全部治愈“清零”,在全國確診病例200人以上的省(區、市)中,江蘇省是唯一保持新冠患者“零病亡”、醫務人員“零感染”的省份,為全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作出重要貢獻。加強慢性病人群防控,江蘇目前建成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37個,全省高血壓患者規范管理率68.6%、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68.1%,努力實現“未病先防、小病早治”。成立了江蘇省癌癥中心,在全國率先開展癌癥患者康復指導和隨訪管理。
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、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方面,江蘇省組建24個省級專科聯盟,10個設區市被確定為全國城市醫聯體建設試點,24個國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(市、區)均已進入實體化運行。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江蘇省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達標率95.97%、推薦標準達標率81.91%,均排名全國第一。按照二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,在全國率先建設社區醫院133家、農村區域醫療衛生中心80家。
為加大重點人群保障力度,近年來,江蘇省全力推進婦幼健康促進行動,加快縣級婦幼保健機構“所轉院”建設,實施母嬰安全行動,加強出生缺陷綜合防治,截至目前,全省孕產婦死亡率下降至5.17/10萬,嬰兒死亡率下降至2.41‰,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至3.57‰。實施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,定制殘疾人個性化服務包,為80萬余名殘疾人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。加強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,深入推進醫養結合,全省建成二級以上老年病醫院13家、護理院269家,60.5%的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開設老年醫學科,共有醫養結合機構705家。目前,江蘇省人均預期壽命提高至78.27歲,各項健康指標位居全國前列。
江蘇還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,鞏固衛生創建成果,不斷改善人居環境,全省13個設區市、21個縣級市全部建成國家衛生城市,18個縣建成國家衛生縣城,建成國家衛生鄉鎮328個、省衛生鄉鎮583個。蘇州、無錫、常州等3個設區市,張家港、常熟、太倉、江陰、宜興、靖江、東臺等7個縣級市入選首批全國健康城市建設示范市,數量占全國總數的一半以上。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5%以上,全省農村區域供水入戶率達98%以上,基本實現城鄉供水“同水源、同管網、同水質、同服務”。
據介紹,下一步,江蘇將認真謀劃“十四五”健康江蘇建設,進一步普及健康知識,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,提升全民健康素養;深入推進醫療衛生服務優化行動,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,科學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,全面提升健康服務水平,推動健康江蘇建設向縱深發展。
交匯點記者仲崇山